15家房企活下去的典型兵法:调架构减员,强管理增效

“
2022年被不少地产人士称为房地产发展近30年来最艰难的家房架构减一年。在这种市场行情下,企活强管今年上半年,下去型兵效不少企业为了节省开支进行了裁员和降薪。法调
中房报记者 付珊珊丨上海报道
当行业下行,理增“活下来”成为企业至关重要的家房架构减选择时,“裁员”降本增效成为一些企业的企活强管不二选择。
人才是下去型兵效企业最宝贵的资源。随着房地产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法调行业人事变动频繁,理增这种变化不仅发生在高管层面,家房架构减也更多发生在员工层面。企活强管
中国房地产报记者从上市房企半年报中梳理出15家典型房企2022年上半年雇员人数及变化情况。下去型兵效数据显示,法调2022上半年,理增有三分之二的企业雇员人数相同比及环比都有明显减少,这其中既有碧桂园、美的置业这类民营房企“示范生”,同时也有正荣地产、禹洲集团等经营出现困难的企业。
相比民营房企,具有央企国企背景的上市房企资金承压相对较小,部分房企2021年下半年员工数量仍然在持续扩大,例如绿城中国、远洋集团。然而到了2022年,房地产市场继续探底,在此背景下,没有房企能够独善其身,在2022年上半年出现减员情况。仅有极少部分实力较强的央企国企,例如华润置地、越秀地产,能够保持人员扩张态势。
━━━━
3家房企一年内员工减少一半
经历了行业的震荡,再听到哪家企业裁员的消息,已是见怪不怪了。
在中国房地产报记者统计的15家典型房企中,截至2022年上半年末,全职雇员总人数同比出现减少的有10家企业,分别是碧桂园、美的置业、中梁控股、融信中国、时代中国控股、宝龙地产、正荣地产、祥生控股、弘阳地产和禹洲集团。
其中,禹洲集团、正荣地产和中梁控股上半年雇员人数同比减少幅度分别为65.01%、55.3%、54.64%,说明这3家房企最近一年内超过半数员工离职,减员幅度较大;融信中国、祥生控股以及时代中国控股今年上半年员工人数相比去年同期减少幅度也超过20%。
2021年下半年,房地产市场急速降温,但2021年上半年,市场表现仍可圈可点。平衡之下,部分实力不错的企业全年雇员人数仍保持相对平稳,缩减幅度不大,有的企业甚至人数有所增加。例如,万科于2021年末的在册员工人数就比2020年增加了40%多,旭辉控股2021年总人数也比2020年有所增加,等等。不过这些企业增加的人数并非地产开发类员工,更多是增加的多元业务板块的员工。
2022年被不少地产人士称为房地产发展近30年来最艰难的一年。在这种市场行情下,今年上半年,不少企业为了节省开支进行了裁员和降薪。
从统计的上市房企半年报数据看,15家样本企业中,有13家企业2022年上半年雇员人数相比2021年末有所减少,其中,禹洲集团、正荣地产、中梁控股仍然是减员幅度最大的3家企业,半年间雇员减少的幅度都超过了40%。
从企业属性看,减员幅度较大的均为民营房企,而具有央企国企背景的上市房企减员幅度相对较小,甚至有少部分央企国企仍然在逆势扩充人员规模。
在所统计的15家企业中,华润置地和越秀地产2家房企最近一年雇员人数在持续增长。华润置地于2021年6月30日止全职雇员人数为47537人,到今年6月底,其全职雇员人数增长了10.34%,总人数超过52000人;越秀地产的全职雇员人数则是从去年年中的15720名增长到今年6月底的17980名,人员涨幅14.38%。
从雇员人数的绝对值来看,截至2022年上半年末,7家房企的雇员人数过万,分别是雅居乐集团、碧桂园、华润置地、越秀地产、远洋集团、美的置业以及宝龙地产。值得注意的是,雅居乐集团截至上半年末的在册员工数量最多,为94602人;而碧桂园减少的雇员人数绝对值最多,仅今年上半年其员工总数就减少了超20000人。
━━━━
精简组织向管理要红利
对于企业雇员人数的变化,不少企业在中期业绩报告中也给出了解释。
以远洋集团为例,截至2022年6月30日,远洋集团共有员工14222人,相比2021年同期员工数量增加8.75%,但相比2021年末则减少了4.49%。远洋集团表示,员工人数的减少主要是基于项目进度进行的常规人员调整。
这种说法并不鲜见。据一位房企区域销售人员表示,从去年下半年起,很多房企已经暂停拿地,这也导致不少房企的一些区域已经没有项目可出售,这种情况下,有的项目团队就会解散,这也会带来房企雇员人数的变动。
除了项目上变动导致的人员变化外,最近两年,房企频繁进行的组织架构调整也是导致企业人员变动的重要原因。
今年上半年,禹洲集团的雇员人数变化较大。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末,禹洲集团雇员总数为7271人,到了2021年末,禹洲集团雇员总数为7295人,全年雇员人数保持相对稳定。但截至今年上半年末,禹洲集团雇员人数仅有2544人,同比减少约65%。
对此,禹洲集团在中期业绩报告中表示,2022年上半年,本着精简高效的组织管理方向,公司开展并逐步实现集团总部去中心化、去二级部门的扁平化组织调整,做实做强总部职能,实施下沉式管理,切实推进了一线业务高效解决。也正是因为对组织的进一步调整,禹洲集团人员变动较大。
另一家上半年雇员人数变化明显的是中梁控股。截至今年6月底,中梁控股雇员总数为6022人,相比去年同期减少54.64%。中梁控股之所以人员变动较大,组织调整是主要原因之一。今年1月,中梁控股内部曾发布通知,将控股集团总部相关职能与地产集团总部进行整合,主动精简冗余人员。
此外,祥生控股和弘阳地产上半年也有不同程度的雇员减少,而这两家企业均于上半年将总部搬回大本营,在总部迁移的过程中,由于涉及工作地点的变化,员工离职现象也更容易发生;且总部的合二为一,也牵涉到部门之间的合并调整,人员变化在所难免。
此前在中国房地产报记者的采访中,有房企内部人士表示,去年下半年房企不在公开市场拿地,导致大部分的投拓人员失去用武之地,很多房企首先裁掉的就是投拓人员。有公开消息就曾指出碧桂园的投拓团队被裁掉,而碧桂园也是今年上半年雇员减少较多的房企之一。
今年年初,碧桂园内部启动了2022年组织架构调整,具体内容为,将原来的106个区域公司合并为65个。彼时据接近碧桂园的人士表示,对区域设置进行调整目的在于进一步适应行业变革和外部市场环境,通过有序推进跨区域整合,提升区域集中度和资源使用效能,降低运营成本,努力实现“市场、人员、资源”的整合协同。
总体而言,通过缩减雇员数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助力房企精简提效、节省成本开支。2022年上半年,中梁控股确认的员工成本开支约为人民币7.69亿元,而2021年同期约为13.64亿元。类似的还有祥生控股,其2022年上半年员工成本开支为2.68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29亿元开支。
不过,也有房企虽然员工数量同比有所减少,但员工成本却同比增加。以宝龙地产为例,今年上半年末,宝龙地产员工总数为11450人,同比减少7.21%,但2022年上半年对应的员工成本总额为15.4亿元,比去年同期高出0.78亿元。
当前,行业“瘦身出清”仍未结束,企业组织架构和人员调整也已成常态。在一位30强房企执行总裁看来,在当下房地产市场环境下,房企大幅减员实际上也是一种自救行为,应理性看待;若未来行业回暖,随着房企业务回归正常,也会适当补充“新鲜血液”。
相关文章
-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侯隽 | 连线卡塔尔报道北京时间11月20日晚,万众瞩目的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拉开帷幕。本次世界杯不仅仅是国际大型体育比赛,更是世界诸多顶级企业“追逐竞技”的商业赛事现场2025-07-06
- 《货币从哪里来?》是由4位英国学者合作撰写的引导性读物,旨在介绍英国货币与银行体系。这本书浅显易懂,讨论了若干重大的理论问题。虽然,以“导论”来讨论大问题有“微言”之虞,但由于所涉问题重大,且结论简明2025-07-06
- 知情人士称,对于柴油等价格高于原油的成品油,欧盟计划把俄罗斯出口价格上限定在每桶100美元,对于那些价格低于原油的产品,价格上限更低。在七国集团给出部分基于俄罗斯原油当前上限的价格区间之后,欧盟的执行2025-07-06
春节假期国内外财经要闻一览:旅游收入3758.43亿 春节档票房67.62亿影史第二!全球股市大涨,A股要火了!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春节假期,国内外财经领域都发生了哪些大事?国内财经领域:1月25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发布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在2022年12月2025-07-06- 集团策略师表示,希望2023年股市迎来更佳表现的投资者恐将失望而归,他们表示熊市阶段尚未结束。“还没有达到通常与股市低谷相符的条件,”Peter Oppenheimer和Sharon Bell等策略师2025-07-06
- 1月4日,四川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四川省2022年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拟入库企业名单的公示”。相关内容显示,根据《四川省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管理办法》,四川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经对市州)推荐企业2025-07-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