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能实现“软着陆”吗?大摩指出三大隐忧

来源:华尔街见闻
如今的软着陆美联储官员对控制通胀同时实现经济“软着陆”充满信心,不过,美联财富管理首席投资管 Lisa Shalett 警告称,实现投资者不应对此过于乐观。大摩大隐
尽管债券市场仍喜忧参半,指出但近期美国主要股指已纷纷回升至2月初的软着陆水平,抹平了俄乌冲突升级以来的美联跌幅。Shalett 指出,实现正如期权市场数据所暗示的大摩大隐那样,本轮上涨的指出主要推手并非所谓的“空头回补”,而是软着陆不断增强的投资者风险偏好。
那么,美联为何会出现这一情况呢?实现 Shalett 认为,近期的大摩大隐事态表明,市场可能在预期“金发姑娘”的指出到来,即政策制定者有能力在对经济损害有限的情况下控制通胀,并长期保持将利率水平保持在历史低位。
Shalett 指出,这种信心毫无道理,原因如下:
股市似乎被高估了
以史为鉴,Shalett 指出,与过往通胀高于预期的时期相比,如今股市似乎回报率更低而市盈率更高。
具体来说,一方面,在过去的70年中,当CPI介于6%到8%之间时标普500的平均市盈率为12,而今天这一数字约为20。另一方面,风险溢价上看,如今的风险因素很多,既有商业周期的循环又有外部环境的地缘政治冲突。与过去的投资者相比,如今投资者在单位风险上获得的回报似乎更低。
市场可能无法对美联储缩表准确定价
其次,市场可能没有准确定价美联储Taper和缩表带来的影响。
Shalett 指出,尽管美联储尚未公布缩表细节,但市场共识预期美联储在今年至少会缩表5600亿美元。若预期落地,这相当于又加息了25个BP。她警告称:
“美联储在这些操作方面的经验有限,执行风险很高。”
Shalett 补充称,在2018年市场高度波动时,美联储迅速终止了上一次缩表。
美联储看跌期权?可能没有...
第三,市场对美联储“看跌期权”抱有希望,投资者寄希望于美联储在股市大跌时会暂停或推迟收紧政策以挽救股市。
对于这点,Shalett 警告称,鉴于美联储近期越来越多的鹰派言论,这种希望可能终将落空。因为货币政策可能受政治驱动,而最新迹象表明央行对于抑制通胀的需求较支持市场来说要大得多。Shalett 表示,事实上,如今大摩经济团队预计5月和6月都将有50BP的加息。
如今越来越多美联储高官“放风”:5月50个基点加息可能性上升。这一背景下,美银衍生品团队在3月底也曾指出,。
在最后的总结中,Shalett 将未来描述为一条“崎岖不平的道路”而非“一个短暂而甜蜜的政策周期”。她认为,最终,至少政策制定者会被迫承认“经济软着陆”的难度。
3月底,摩根士丹利全球首席经济学家 Seth Carpetner 也曾指出,对于经济软着陆,“美联储面临的挑战显而易见。”
这一背景下,投资者应当如何布局呢?
Shalett 也分享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她指出,投资者应“借势”被动指数的涨势,同时将部分资产配置到主动型基金经理的手中,以寻求更加平衡的投资组合。此外,投资者还应当将目光投向国债,Shalett 认为当前多品种国债的市价已接近近期的公允价值。
相关文章
- 照片均由景区提供每当提起巧夺天工的大自然雕刻艺术、诗画仙境的壮美大峡谷风光,许多人不由得想起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那洪流奔泻入海与峡谷柔情的波浪谷。其实,在中国黄土高原上的陕西靖边,也有着一抹汹涌的“海浪2025-07-07
好上好IPO:“巧”施会计魔法美化财报 费用压缩有术但合理性欠缺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作者:IPO再融资组/钟文7月14日,深圳市好上好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好上好”)将要上会接受审核。实务中,很多2025-07-07- 7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部署加力稳岗拓岗的政策举措,确保就业大局稳定;要求多措并举扩消费,确定支持绿色智能家电消费的措施。会议指出,就业是头等民生大事、稳经济大盘重要支撑。有就业才能创造财富、增2025-07-07
- 图 源丨图虫作 者丨李依农 张雨箫 编 辑丨和佳马斯克收购社交媒体平台一事在经历了长达数月的拉锯后,又再起风波。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12日,推特公司正式起诉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要求他以42025-07-07
- 记者从今天22日)召开的2022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了解到,今年前10月全国水路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同比分别增长4.7%和4.4%,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全球海运连接度最高的国家。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今年1—2025-07-07
IMF下调美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长预测 并上调直至2025年的失业率预估
彭博7月13日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下调美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长预测,并上调了直至2025年的失业率预估,警告称通胀全面上升对美国和全球经济都构成“系统性风险”。IMF执行委员会周二表示,美国今年2025-07-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