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重阳习俗了解一下

九九重阳节,插茱也叫老人节,萸吃阳习是重阳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各地有赏菊、糕饮插茱萸、菊花酒重放纸鸢等传统娱乐活动。俗解在饮食上,插茱除了必不可少的萸吃阳习重阳糕外,各地还有不同的重阳重阳传统美食来庆祝这一节日,例如糍粑、糕饮柿子等。菊花酒重
九月九日插茱萸
茱萸树上的俗解茱萸果。 图/IC photo茱萸是插茱长青乔木,浓香,萸吃阳习它的重阳果实可食用或晾干保存,叶子可以用作药材。旧时民间有九月九重阳节插茱萸的习俗,主要流行于黄河中下游、淮河、长江流域等。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时,人们会采茱萸插在头上或者佩戴茱萸制成的香囊,古人认为这样可以驱邪治病,辟邪去灾。
另外,重阳节正值菊花盛开时期,我国部分地区还有重阳节赏菊花的习俗,人们会在当天走出家门,去郊野欣赏菊花。菊花也称“长寿之花”,重阳赏菊寄托了人们对于健康长寿的向往。重阳时节秋高气爽,最适合户外放风筝,因此,部分地方也有在重阳节这天放风筝的习俗。
重阳各地美食大不同
重阳时节,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吃重阳糕的习俗,寓意步步高升。由于正值丰收时节,除重阳糕外,各种时令美食,例如柿子、螃蟹纷纷上市,各地也形成了不同的重阳食俗。
重阳糕
做好的重阳糕,上面点缀着各种干果。 图/IC photo重阳糕是重阳节最重要的美食,人们讲究重阳节敬老,登高以避灾。而“糕”与“高”同音,有“步步高升”的含义在里面。北方的重阳糕一般是发面花果蒸糕,也叫发糕。是用面粉发酵,加入各种花果,如红枣、果仁、蜜饯、红丝、绿丝等然后蒸熟的一种面糕,松甜软糯,十分味美。
此外,民间还流传民谣“中秋刚过了,又为重阳忙,巧巧花花糕,只为女想娘”,意思是在重阳节,已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送重阳糕,这一习俗,至今还在我国有些地方流传。
糍粑
红糖糍粑。图/IC photo在我国西南地区,重阳佳节流行吃糍粑。做法是将洗净的糯米下到开水锅里煮到半熟,然后上笼蒸熟,再放臼里捣烂,揉搓成团即可。食用时,要班上碎芝麻、白糖等,这一类的糍粑叫做“软糍耙”,还有“硬糍耙”,这是油炸的一种糍粑。
柿子
挂在枝头已经成熟的柿子。新京报资料图重阳时节,也是柿子上市的季节,民间有重阳吃柿子食俗。不过,网络流传“空腹不能吃柿子”,对此,有科普专家对新京报记者称,柿子中含有单宁,如果有明显“涩味”,则说明该柿子中单宁含量高。这类“涩”柿子不宜空腹吃,否则可能导致胃部不舒服,空腹食用熟透的柿子是没有问题的。
大闸蟹
大闸蟹。 新京报资料图库重阳期间,螃蟹成熟,正是膏黄美味,肉质细嫩时,吃螃蟹也就成了这一时期的食俗。美味的大闸蟹已上餐桌,不少人选择此时品尝美味。
菊花酒
用来制作菊花酒的菊花。 新京报资料图重阳节的另一个标配就是饮“菊花酒”。九九与“久久” 同音,与“酒”也同音,民间有九九重阳节要喝酒的说法。而此时正值被称作“长寿之花”的菊花盛开时节,因此,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的“吉祥酒”。古代诗人们对菊花酒也情有独钟,晋代陶渊明有诗曰“往燕无遗影,来雁有余声。酒能祛百病,菊解制颓龄。”
新京报记者 刘欢
相关文章
综改两年车险市场成绩单:“老三家”上半年保费增速均超6.5%
单从保费收入增速一项数据看,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及太保产险2022年上半年保费增速均维持在6.5%以上,分别为6.7%、7.3%及7.9%,较2021年上半年的-7.8%、-6.9%、-6.9%及2022025-07-06联想控股净利涨49%,完成神州租车股权出售,产业运营收入创新高
文 | 天宇3月31日午间,控股发布了2021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2021年全年营收4898.72亿元,同比上升17%,2021全年净利润57.55亿元,同比上升49%。其中,产业运营收入及利润创2025-07-06突发重大利空,大盘被憋熄火?女神就是女神:短短18个字,拉动万亿市值创新高!龙头炸板,热点转向?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A股在昨天暴走雄起了一下,今天又有点疲软了。牛眼君觉得,除了沪指面临3月23日反弹高点和20日均线下压之外,昨天晚上爆出的一个较大的利空消息对A2025-07-06贵州茅台2021年实现营收1061.9亿元 同比增长11.9%
北京商报北京商报讯记者 赵述评 王傲)3月31日,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州茅台”)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贵州茅台实现营业收入1061.9亿元,同比增长11.9%;实现净利润2025-07-06- 有业内人士分析,今年的双十一是一个“进入存量市场加少许增量阶段”的拐点。这也意味着,今年看似安静的双十一的背后,是更加激烈的业内竞争:以天猫京东为代表的传统电商纷纷发力直播,开始做内容抢流量;而以快手2025-07-06
- 3月31日24时,国内成品油新一轮调价窗口将开启。据发改委消息,本次调价过后,每吨汽油上调110元、柴油上调110元,折合每升92号上调0.09元、95号上调0.09元。时代周报记者按油箱容量在50L2025-07-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