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行长易纲:中国通胀前景较为稳定

中新经纬6月27日电 据央行网站27日消息,央行易纲近日,行长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就金融支持绿色转型、中国绿色信息披露、通胀绿色金融国际合作、前景货币政策等问题接受了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记者专访。稳定
记者:绿色转型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央行易纲金融体系可在其中发挥重大作用。行长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推出了哪些措施,通胀鼓励金融机构支持绿色转型?前景
易纲:央行可以在绿色转型中发挥重要和积极作用,对此国际社会已有共识。稳定
就货币政策而言,央行易纲央行首要和最重要的行长职责是维护价格稳定。话虽如此,中国一些央行仍有政策空间,通过结构性货币政策促进绿色转型。
为促进绿色转型,人民银行做了很多工作。人民银行于2018年将优质绿色债券和贷款纳入中期借贷便利的合格抵押品范围,并在去年推出了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两个新的货币政策工具,利率均为1.75%,支持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为具有显著碳减排效应的项目提供低成本融资。
截至今年5月末,人民银行通过两个工具向相关金融机构累计发放资金2100多亿元,带动减少碳排放超600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约占中国年碳排放量的0.6%。
此外,去年5月,人民银行修订印发《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将金融机构发放绿色贷款和绿色债券业务纳入央行金融机构评级,以鼓励金融机构为绿色转型提供支持。
上述机制有助于绿色融资快速增长。截至2022年3月,中国绿色贷款余额已超过18万亿元,增长迅速。中国境内绿色债券余额约1.3万亿元,在全球位居前列。
总之,央行可以在绿色转型中发挥作用,提高全社会对绿色转型益处的认识至关重要。
记者:人民银行在完善绿色信息披露、防止造假等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易纲:信息披露十分重要,是促进绿色转型的关键。为公平高效地实施绿色货币政策工具,在实践中需注意防范“洗绿”、低成本资金套利、绿色项目造假等各类道德风险问题,因此,在设计和实施支持绿色转型的货币政策工具的全过程中,均要做到信息公开透明、监管严格到位。例如,碳减排支持工具要求金融机构按季度公开披露其发放的碳减排贷款金额、利率、支持项目数,以及贷款带动的碳减排数量等信息,人民银行将会同其他部门和独立的第三方专业机构对披露信息进行核实,公众知悉并对此进行监督也十分重要。
为推动管理气候风险,人民银行去年开展了首次气候风险压力测试,从测试情况看,碳排放信息披露不充分仍是面临的最大挑战。
为促进气候信息披露,人民银行去年发布了《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对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的形式、频次、应披露的定性及定量信息等方面提出要求,并已指导200余家金融机构试编制环境信息披露报告,包括环境风险的识别、评估、管理、控制流程,经第三方专业机构核实验证的发放碳减排贷款的情况及其带动的碳减排规模等信息,未来将适时推广到全国。
记者:人民银行一直通过多边和双边平台积极推动绿色金融国际合作。在推动国际绿色金融发展方面,人民银行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易纲:在国际领域,人民银行与各方一道,积极引导市场资金支持气候变化应对。
一是联席牵头G20可持续金融工作组。2021年初,G20恢复设立可持续金融研究小组,人民银行和美国财政部任联合主席,牵头制定完成了《G20可持续金融路线图》,成为国际层面引导市场资金支持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指引。今年,我们的重点是推动制定转型金融框架,引导市场资金支持高排放行业稳妥有序地实现低碳转型。
二是与欧方推进绿色金融分类标准趋同取得阶段性成果。2020年起,人民银行与欧委会开展中欧绿色分类标准比对,并于2021年11月发布《共同分类目录》,提出了中欧各自绿色金融分类标准共同认可、对减缓气候变化有显著贡献的55项经济活动清单。今年6月3日,人民银行和欧委会发布了《共同分类目录》的更新版,增补了17项经济活动。中欧率先推动双方绿色分类标准可比、互通,有利于引导跨境绿色资金流动。目前中国、已发行了《共同分类目录》贴标绿色债券,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发布的绿色金融分类目录也参考了《共同分类目录》。
三是以绿色金融打造绿色“一带一路”。2019年人民银行指导发起了《“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GIP),GIP对绿色投资提出七条原则。截至2022年5月,GIP成员规模扩大到41家签署机构以及14家支持机构。
此外,人民银行还同央行与监管机构绿色金融网络(NGFS)、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等开展多领域交流合作,推动完善绿色金融监管标准。
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继续通过多双边平台推动绿色金融国际合作,更好地服务我自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记者:近期中国经济面临一定下行压力,人民币出现一定贬值。当前货币政策的取向如何?将在支持全国经济复苏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易纲:中国的货币政策一直是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增速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以实现就业最大化目标。
过去十年来,中国的市场利率水平稳中有降。自然利率水平主要由资本边际产出率和人口长期发展趋势所决定。
中国利率形成机制是由市场供求决定的,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市场利率。目前定期存款利率约1-2%,银行贷款利率约4-5%,同时债券和股票市场较为有效地运行。考虑到通胀水平,可以看出实际利率水平是相当低的,金融市场得以有效配置资源。
我国实行的是灵活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汇率制度。与20年前相比,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约25%,对一篮子货币的名义汇率升值约30%,实际汇率升值幅度更高。
中国的通胀前景较为稳定,CPI同比增长2.1%,PPI同比增长6.4%。保持物价稳定和就业最大化是我们的工作重点。
今年以来,受疫情和外部冲击等影响,中国经济面临一定下行压力。货币政策将继续从总量上发力以支持经济复苏。同时,我们也会强调用好支持中小企业和绿色转型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中新经纬APP)
相关文章
2批次鹭莎贝尔小黑饼被检出过氧化值超标,可能导致肠胃不适、腹泻等症状
转自:贝壳财经新京报讯 近日,福建省市场监管局公布了最新一期食品安全抽检信息公告,涉及28大类食品1379批次,合格1338批次,不合格41批次。其中2批次饼干被检出过氧化值不合格。公告显示,标称福安2025-07-06突发!2000亿巨头闪崩超10%,发生了什么?基金又上热搜!中签的懵了:3只新股全破发,最狠跌36%!
突发!2000亿巨头闪崩超10%,发生了什么?基金又上热搜!中签的懵了:3只新股全破发,最狠跌36%!1个W没有了…这板块大涨中国基金报记者 吴羽中新股的股民真的要崩溃了。今天,3只新股一上市就全军覆2025-07-06- 4月11日0-24时,全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6例其中6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均为广州报告;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9例,广州报告15例,佛山报告4例。全省新增出院17例境外输入8例),目前在院1662025-07-06
大宏立上市后净利连降2年 IPO募4.8亿国都证券赚0.4亿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中国经济网中国经济网北京4月12日讯 昨日晚间,(300865.SZ)发布了2021年年度报告。去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94亿元,同比增长12025-07-06- 北约秘书长声称中国竭力加强对西方国家重要基础设施控制,中方驳斥23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据报道,21日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称,中国竭力加强对西方国家重要基础设施、供应链和2025-07-06
- 界面新闻4月12日早间从南京市六合区房产交易管理中心确认,从当日起,外地户籍购房者,可在南京市六合区限制购买一套房,凭借户口本、身份证,已婚家庭携带结婚证等证明,即可前往当地开具购房证明。2025-07-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