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四大证券报头版头条内容精华摘要

北交所指数呼之欲出 提升市场价值发现功能
6月14日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月日至此,大证北交所上市公司数量增至97家。券报随着上市公司数量增长,头版头条业内人士认为,内容北交所指数编制已具备数量上的精华条件。在市场各方看来,月日推出北交所指数有利于吸引长期增量资金,大证便利市场开发指数产品,券报提升市场价值发现功能。头版头条
系列政策显效 前5月吸收外资增近两成
商务部6月14日发布数据显示,内容1-5月,精华全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7.3%。月日业内人士认为,大证近期,券报复工复产加快推进,一系列稳外资举措落地显效,各方积极主动回应外资诉求,吸收外资保持平稳增长。为进一步稳外资,新的政策举措有望加快推出,市场开放力度将进一步加大,下半年吸收外资有望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新能源抢占“风口” 基金经理偏爱有加
近期,新能源板块强势回弹,带动相关基金大面积“回血”,多只新能源主题基金净值近一个月累计上涨超50%,成为本轮行情的亮点。
市值逾万亿逼近“宁王” 底气何在
在我汽车产业崛起的背景下,比亚迪挺进万亿市值“俱乐部”,芯片、电池等强大供应链体系是其核心支柱。但汽车行业竞争激烈,整体毛利率不高,今年以来还面临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压力,车企要从1万亿市值提升到2万亿,需要超强的经营现金流或超大规模利润支撑。
上海证券报
政策持续加力 工业经济有望尽快回归正轨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昨天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的“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企业复工复产有序推进,正在全力达产。随着各项政策靠前发力,持续加力,工业经济有望尽快回归正常轨道。
外汇市场平稳运行 增厚稳经济“安全垫”
人民币汇率延续双向波动、外汇市场供求保持基本平衡、跨境资金流动延续稳定……年初至今,国际形势晦暗不明,全球金融市场震荡频频,但我国外汇市场主要指标,以稳健的运行姿态,沉着应对境内外市场的风云变幻。
全球市场巨震 华尔街顶级机构转战A股
近日,在美国通胀高企、美联储可能会在6月加息75基点的背景下,美股遭遇重挫,标普500指数更是较历史高点下跌超21%,进入技术性熊市。全球市场巨震下,外资开始重新审视A股的投资机会。有“华尔街最赚钱机器”之称的Point72近期频频亮相A股调研名单。其他海外机构也加大了调研A股的力度。
券商板块引领V形反转 A股先抑后扬韧性十足
无惧海外市场暴跌,昨日A股再度演绎独立行情。随着北向资金回流及券商板块大幅拉升,昨日午后A股三大指数全线翻红,一扫隔夜欧美市场大跌的阴霾,在全球市场中一枝独秀。
证券时报
A股领舞 中国资产有望成为全球资本避风港
近期,欧美股市连续重挫。纳斯达克指数、标普500指数已跌入技术性熊市。面对隔夜美股暴跌,昨日A股再现韧性,上证指数收盘涨1.02%,创业板指涨0.07%。
发挥比较优势 积极应对能源成本上行
国际原油价格坚守120美元/桶上方,机构唱多油价的消息此消彼长,我国新一轮成品油调价也再度开启。国家发改委6月14日宣布,自当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390元和375元。这已是国内成品油价迎年内“第十涨”。
工信部:我国工业经济有望尽快回归正常轨道
6月14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介绍复工复产和汽车产业发展相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前5月实际使用外资增长17.3% 高技术产业保持高增速
商务部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5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6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3%。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虽然短期看吸收外资增速有所放慢,但全年来看,我国稳外资有基础有信心。
证券日报
中国制造业十年征程: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3%
“十年来,我国制造业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从2012年到2021年,工业增加值从20.9万亿元增长到37.3万亿元,年均增长6.3%;制造业增加值从16.98万亿元增加到31.4万亿元,占全球比重从20%左右提高到近30%。”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6月14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业界预计本月LPR将保持不变 后期5年期以上品种有较大下调空间
5月份金融数据超预期增长。不过,具体到信贷结构来看,居民贷款和企(事)业单位贷款增量均呈现“短多长少”特征,新增中长期贷款均不及去年同期。在此背景下,本月LPR(市场贷款报价利率)是否存在下调的可能?
首批试点养老理财产品问世半年 募资规模逾400亿元
自2021年12月6日首批养老理财产品开始募集以来,养老理财产品问世已满半年。《证券日报》记者根据中国理财网的数据统计发现,截至6月14日,养老理财的发行数量已扩充至24只。除有2只新推出的养老理财产品尚未完成募集外,目前存续的22只养老理财产品合计募资规模超400亿元。可见,养老理财产品步入常态化发行阶段。
机构持仓状况调查:公募“子弹已上膛” 外资和私募率先按下“启动键”
5月份以来,A股市场整体行情有所回暖,部分机构投资者先知先觉迅速加仓。近日,《证券日报》记者通过对多家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调查发现,基于近期A股市场愈发回暖的行情,机构投资者已不同程度地加快市场布局。其中,公募基金呈现出谨慎偏乐观态势,外资和证券类私募基金已主动提高仓位,陆续对不同板块提升仓位水平。
相关文章
- 央行出手!百联优力被罚没近6500万中新经纬11月22日电 央行营业管理部北京)网站18日披露的一则罚单显示,百联优力北京)投资有限公司被罚没合计6489.325578万元。罚单显示,百联优力违法行为2025-07-06
- 5月2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下称“《意见》”),要求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通过推动REITs健康发展等多种方式,切实做好盘活存量资产工作。具体到存量资2025-07-06
-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韩宋辉)记者获悉,日前,光大永明资产受托光大永明人寿非投连账户通过直销方式投资了光大理财发行的“阳光金天天盈理财产品”产品,成为监管新规下保险资金与理财公司的首单合作。4月底,2025-07-06
- 5月25日,药师帮向港交所提交上市前文件,中金和高盛为联席保荐人。公司已进行多轮融资,投资方包括600196.SH)、常春藤资本、雷军的顺为资本、松禾资本、海纳亚洲创投基金等,投资总额大约6.1亿元。2025-07-06
最高500亿!万科拟大手笔新增“发债”额度 优质地产股迎布局良机?
中国基金报11月21日晚,地产巨头万科公告,公司当日通过董事会决议,提请股东大会授权发行直接债务融资工具,最高额度500亿元,授权自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36个月内有效。中国基金报记者注意到,去年102025-07-06实控人违规占用逾2亿资金,生物谷成首家被立案调查的北交所公司
控股股东承诺一个月归还资金,但大部分资产处于质押状态。因涉嫌信披违法违规,833266.BJ)成为北交所首家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的公司。5月25日晚,生物谷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深圳市金沙江投资有限公司下称2025-07-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