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电子遇“寒冬”? 企业正通过这三种方法抵御下滑
原标题:消费电子遇“寒冬”?寒冬企业正通过这三种方法抵御下滑 | 2022中报盘点⑫ 记者 |曹立CL 编辑 |陈菲遐 今年上半年,申万消费电子行业整体营收和扣非后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9.2%和8.2%,消费下滑虽然收入增速相比去年同期的电遇抵御22.2%略有放缓,但扣非后净利润增速相比去年同期的企业1.3%有所改善。 板块中大体量公司整体维持着较好的正通增长势头,市值排名前三的过种(002475.SZ)、(601138.SH)和(002241.SZ)上半年营收分别同比增长70.2%、寒冬14.9%和44%。消费下滑 虽然都在说消费电子经历寒冬,电遇抵御但拆解这些消费电子的企业上游公司,业绩仍能保持增长,正通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过种 首先,寒冬部分公司第二增长曲线取得突破。消费下滑如歌尔股份布局的电遇抵御VR眼镜整机组装业务,增长超过一倍。另外,也有公司主攻汽车方向。由于新能源汽车的电子电气架构中存在较多精密结构件,企业在消费电子中的能力可以在此得到复制。在新能源汽车高景气度带动下,(601231.SH)汽车电子收入由去年上半年的11.56亿元增长至今年上半年的21.3亿元;(301115.SZ)新能源汽车连接器及模组收入增长也超过一倍,在收入中占比达到14.82%。 此外,也有公司尝试向锂电池等新能源方向跨界转型。如(300647.SZ)通过投资子公司圣比和进入电池正极材料领域,后者上半年业绩爆发使得超频三收入同比增长144.5%,是消费电子行业中增长最快的公司。 其次,由于苹果公司业绩依旧增长稳健,因此果链产业链公司抵御行业下行能力较强。消费电子零部件及组装板块中市值前五的A股公司中,立讯精密、歌尔股份、(300433.SZ)和(002600.SZ)的第一大客户均为苹果,且为苹果代工利润率最为丰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苹果稳则“果链”稳,“果链”稳则A股消费电子稳。 第三,一些龙头企业在产业链中地位上升。如立讯精密通过收购日铠和纬创进入苹果整机组装环节,从而具备了从部件到模组到整机的垂直供应能力。与之类似,领益智造(002600.SZ)也提出,要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智能制造服务和解决方案,但其垂直供应能力与立讯精密仍有较大差距。 有业绩增长也有业绩下滑。 在板块市值前20名的公司中,蓝思科技、(300679.SH)和(002925.SZ)收入分别下滑10.3%、4.9%和37.4%。 产品和客户结构是主要问题。蓝思科技和盈趣科技产品都相对单一,蓝思科技依赖于玻璃屏幕,而盈趣科技则依赖于家用雕刻机。盈趣科技创新消费电子产品业务上半年实现营收12.51亿元,同比减少45.92%,“主要系家用雕刻机系列产品海外需求边际下滑,库存水平较高所致”。电连技术的客户覆盖了小米、华为、荣耀、OPPO等安卓系厂商,根据咨询机构Canalys的统计,2022年第二季度,三星和苹果手机全球出货量市场份额都比上年同期提升3个百分点,国产厂商份额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盈利能力方面,消费电子板块期内整体毛利率为11.9%,相比上年同期下降1.1个百分点。市值排名前五的公司毛利率均有不同程度下滑,由于消费电子板块毛利率并不高,即使是1个百分点的下滑,也会对毛利造成一定负面影响。 从在建工程来看,截至2022年6月底,板块内87家公司在建工程合计为277.2亿元,而上年同期为234.7亿元。板块中市值前五的公司在建工程均比上年同期有所增长。这一数据或许表明,消费电子行业中的企业,未来似乎并没有那么悲观。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官宣!Redmi 11 Prime 5G将于9月6日发布 搭载天玑700
- 菜鸟CEO万霖:将通过直营配送提高仓发包裹上门比例
- 俄反垄断局:谷歌公司因违反反垄断法被处以20亿卢布罚款
- 医药股持续走跌,荣昌生物跌超7%,券商集体呼吁增配医药
- 凌鹏:我的申万记忆——“申万前首席策略”之名,这是一种荣誉和烙印
- 康泰生物业绩“变脸”, 市值蒸发上千亿坑了126位员工
- 爆款收割机柠萌影视:剧好,难挣钱
- 瞄准新商机!特斯拉准备在美国本土开放“非车主”超充
- 碧桂园莫斌流露一丝无奈:市场调整我们预判到了,但剧烈程度超出了预期
- 公募基金二季度盈利近7000亿元,哪些产品受青睐?
- 究竟哪家券商2亿大透支?又是哪家供应商系统“拉胯”?券商上演极速交易军备竞赛,安全也提到“嗓子眼”
- 拜登阳性后的隔离生活:主要服两种药物,还在远程办公
- 与加盟店划界线、北京仅剩两家直营店 明星背书的牛角村怎么了
- 王毅:将解决南海问题的主动权和主导权掌握在地区国家自己手中
- 上半年外汇收支数据情况发布会:外汇市场韧性增强 短期波动不改平稳格局
- 罗永浩赌上最后一次创业信用
- 银保监会停售4款保险产品,涉弘康人寿、中华联合人寿、小康人寿
- 股海导航 7月25日沪深股市公告提示
- 想进公立医院得先买房?各地刺激楼市“奇招”频出!专家:行业全面复苏仍需时间
- 政策利好叠加供应放量,三季度末房地产市场有望进入企稳恢复通道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