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保套路深、产品质量难保障,今年“双11”这些问题频遭消费者吐槽
转自:工人日报 “双11”集中大促结束后,双11相关的价保今年消费投诉接踵而至。日前,套路江苏省消保委发布的深产《2022年“双11”消费投诉与舆情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双11”券后价更贵、品质频遭价保套路深、量难产品质量难保障等问题依旧困扰消费者。保障 今年10月24日至11月17日,问题江苏消保委系统共收到“双11”期间相关维权投诉310件,消费涉及宣传、双11预售、价保今年价格、套路快递物流、深产产品质量等多方面。品质频遭监测期间,量难“消费维权”类信息呈曲线波动走势,11月11日信息量达到峰值,为3294条。 报告指出,“双11”促销预售问题多,监测期间收集有关促销预售类消费舆情信息总计8769条,其中11月11日信息量最多,共计752条。 有消费者反映,“双11”券后价格比平时更贵。例如,消费者王先生向江苏消费网反映称,他于10月7日网购某品牌猫粮,当时实付193元。“双11”大促第一天,他再次购买时,却发现需要付款212.9元,比之前贵了近20元。王先生质疑,明明是大促,领了优惠券,价格不降反涨? 产品质量难保障,监测期间共收集有关质量类舆情信息总计6455条。例如,消费者陈先生11月5日在某平台网购床垫,收到货物尺寸同订购尺寸不符,也并非网页宣传的材质。他反馈至商家后,商家称不是质量问题,申请退货商家仅认可运费险的费用,其余费用让陈先生承担。消费者协商无果,投诉至南通当地消协组织,经工作人员协调,商家承担运费,为消费者办理退货。 报告还指出,“双11”期间,一些平台价保规则套路深,有关平台规则的舆情信息共计4381条。 其中,11月11日信息量最多,共计450条。11月初,消费者陈女士向省消保委反映,网购的某品牌扫地,优惠后价格3299元,保价15天,收货后第二天发现该产品相同购买链接价格2999元。她随即向平台申请保价,却被告知某特定活动不参与保价。消费者不认可,表示购买时页面没有介绍保价例外情形,对规则并不知情。 快递物流也遭吐槽,有关快递物流的舆情信息共计3153条。例如,消费者张先生10月25日在某平台店铺买了370多元商品,下单后发现价格贵了要求退款,商家以已发货为由不退款。但直到11月2日,消费者查询显示物流信息只有单号并未发货。协商无果后,张先生投诉至镇江消协组织,经工作人员调解,商家最终退款。 江苏省消保委建议,平台在保障消费需求的同时,应该减少套路,完善平台规则机制,明示消费者权利义务,实实在在为消费者服务,激发消费者参与的热情,让消费者买得更放心。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距续展不足两月 百联优力添6500万元罚单 顺利续展“迎考”
- 海外网深一度:美国贸易保护犯众怒,连盟友也不忍了
- 新天绿色能源发布前三季度业绩 归母净利润16.67亿元 同比增加0.55%
- 美媒爆料近百名美国国会议员涉嫌内幕交易
- 车企加速切入电池自研赛道:全产业链垂直整合渐成主流
- 今日0时至15时,北京新增本土感染者8例,涉5区,详情公布
- 新机不香了?iPad10发售首日就“破发”,部分第三方渠道不到3000元,网友:我的旧机还能再战
- 上海货币信贷前三季运行情况公布:人民币存贷款分别增加1.5万亿元和6894亿元
- 约翰逊爆料:西方国家在俄乌危机爆发前立场迥异,态度大相径庭
- 中国联通:前三季度公司权益持有者应占盈利156.67亿元,同比升21.2%,移动服务收入1273.56亿元
- 上海三季度经济V型反转,为什么能好于预期?
- 被低估的玻纤巨头中国巨石有何“硬伤”?
- 西部陆海新通道经钦州港口岸进出口增长近1倍 首次突破900亿
- 科技巨头业绩塌方潮传至亚马逊,新季度指引远不及预期导致股价大跌
- 前三季度国内黄金产量同比增逾14%,这些金矿“带头”增产
- 9月新增投资者数量环比降逾17%:年内第四次月度环比下滑
- 上海、合肥、南昌提出要求 抵达当地未满5天不得进入商超等公共场所
- 龙湖集团吴亚军辞任董事会主席,“80后”陈序平接任
- 《羊了个羊》赚足热度也带不动股东吉比特
- 顺丰控股: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44.72亿元,同比增长148.77%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