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银保监局:警惕非法“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陷阱

新华社北京10月25日电(记者陈旭)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北京监管局25日发布风险提示,北京非法“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套路多,银保存在三大风险,监局警惕阱严重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非法扰乱金融市场正常秩序,代理提醒广大消费者,处置认清非法代理真面目,信用保护个人财产和信用权益。卡债
“全额免息”“停息挂账”“停止催收”,北京这些看似“诱人”的银保广告背后,隐藏着非法“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的监局警惕阱诸多套路。北京银保监局介绍,非法近年来,代理一些非法组织或个人以“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的处置名义,冒充法律工作者骗取消费者信任,信用严重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甚至扰乱金融市场正常秩序。
据介绍,非法“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主要存在四大套路。
套路一:假冒专业人士发布虚假广告。非法组织或个人冒充律师、银行员工或相关专业人士,在网络平台发布“全额免息”“征信修复、洗白”“专业反催收”等虚假或误导性信息,编造虚假成功案例,删除不利评价,以“维权不成功不收费”等虚假承诺,欺诈诱骗消费者。
套路二:诱导获取消费者个人金融信息。非法组织或个人谎称处置信用卡债务,诱骗消费者获取其个人敏感金融信息,并向消费者收取高额的代理费、咨询费或手续费。
套路三:怂恿消费者恶意“逃废债”。非法组织或个人唆使消费者无视合同约定、违背诚信原则,伪造贫困、重病、残疾等证明材料,错误套用法律法规,使用固定投诉模板,恶意逃避债务,最终导致消费者跨越法律底线。
套路四:切断正常维权渠道。非法组织或个人诱导消费者采取过激行为不当维权,甚至以扣押身份证等手段胁迫消费者以维权为名反复升级投诉,阻碍消费者与银行之间的正常协商,从中攫取非法利益。
北京银保监局提示广大消费者,非法“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存在三大风险:个人信息泄露隐患多,个人信用受损影响大,个人资金损失风险高,不仅会加重个人债务,还会对个人征信产生不利影响,甚至面临伪冒办理、被动参与洗钱等违法犯罪的风险。消费者应认清非法代理真面目,全面清晰了解信用卡功能,避免“冲动消费”“过度消费”,避免造成个人钱财和信用“两空”。(完)
相关文章
- 11月23日,股份有限公司600675.SH)发布关于参股子公司股权公开挂牌转让的进展公告,拟通过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转让参股公司上海春日置业有限公司50%股权及相关债权,其中50%股权转让挂牌2025-07-07
财说 | 扫地机器人越卖越贵,为什么生产商科沃斯、石头科技却越赚越少?
自动清洁类小家电已出现多年,扫地被越来越多的家庭接受。细心的消费者一定留意到,扫地机器人价格带也从最早的1000-2000元有了明显上移。目前,主流品牌如603486.SH)旗下添可、688169.S2025-07-07- 11月21日,第一财经记者从某试点大行分支机构处了解到,首批特定养老储蓄产品发行规模约为40亿元,每家试点银行发行规模10亿元,对应每个试点城市2亿元。此前11月20日,记者从处了解到,该行在广州、青2025-07-07
- 多重因素的持续扰动下,A股市场10月再度经历了比较明显的调整,市场风险偏好较低。内部而言,影响下半年经济运行的核心变量是疫情和房地产。泓德基金基金经理秦毅表示,10月以来,疫情再度多点散发,全国中高风2025-07-07
- 消费日曝日前,卡塔尔世界杯迎来首秀,厄瓜多尔2:0击败东道主,为球迷献上了一场精彩的揭幕战。眼尖的观众发现,电视画面里场边的广告牌把蒙牛的LOGO放反了。蒙牛作为此次世界杯的官方赞助商,这种错误可以说2025-07-07
平安理财总经理张东:理财公司需以资产配置为内核,坚持稳健定位
11月15日,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指导,21世纪经济报道、21财经主办,浦银理财联合主办的“2022中国资产管理年会”在上海隆重举行,本届年会主题是“大资管进化再启航”。 平安理财总经理张东表示,目前2025-07-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