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超500位独董辞职 年报披露季是离职高峰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记者 杨煜 实习生 张艺蕾 编辑 杨夏 年报披露季将至,年超除了上市公司外,位独独立董事同样面临考验。董辞有人绷紧神经,职年有人悄然离场…… 自康美财务造假案以来,报披独立董事履职便备受关注,露季离职“独董离职潮”的高峰话题度也一度飙升。这不禁引人追问,年超有多少独董辞职?位独他们的辞职理由是什么?是否有共性特点?本期《公司治理观察》将聚焦独董辞职背后的成因与启示。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董辞2022年A股市场上的职年独董辞职人数达到531人次,这些辞职独董普遍具备高学历、报披高职称的露季离职特点,但多数独董给出的高峰辞职理由“简单粗暴”,仅表示“因个人原因”。年超不过,也有案例显示,独董离职与上市公司的经营风险不无关系。 年报披露季是离职高峰 据见微数据,以“独立董事辞职”为关键词进行检索,2022年A股市场共有531人次的独立董事递交辞呈,涉及437家上市公司。平均来看,每天都有1位或以上的独董辞职。但分月份来看,独董辞职表示出较为明显的时间特征。 具体而言,辞职独董人数最多的4个月份为1月、3月、4月和12月,在这4个月份里,独董辞职人数分别达到61位、64位、85位和60位。而其余月份里的辞职人数都在50人次以下,其中,辞职独董人数最少的是2月份,仅有23人次。总体来看,一年中独董离职有两个高峰期,其一为以3、4月为代表的年报披露季,其二是以1、12月为代表的跨年前后。 从公司层面看,74家上市公司在2022年有1位以上的独董辞职。其中,(SH688086,股价2.91元,市值5.5亿元)的辞职人数最多,一年有6位独董离职。据2022年6月18日公告,*ST紫晶时任三位独立董事王煌、王铁林、潘龙法向公司递交辞呈,辞职理由均为个人原因。随后,*ST紫晶补选了葛勇、倪炳明、王凭慧三位独立董事,但在当年11月、12月,这三位新独董也先后辞职,辞职理由同样为个人原因或个人工作安排。 结合*ST紫晶的经营表现,独董密集离职可能与其经营风险有关。2022年4月,由于年审机构对公司2021年度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财务报表审计报告,紫晶存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后续调查显示,*ST紫晶在招股说明书中虚增了营业收入和利润,同时,披露的2019年报、2020年年报亦存在虚假记载。期间,紫晶存储造假案引起广泛关注,董事密集离职。 紧随*ST 紫晶之后,ST 弘高(SZ002504,股价1.43元,市值15亿元)在2022年有4位独董辞职,人数排名第二。有三位独董(郝英翠、郑健龙、许正中)的辞职信息在同一天公告,对此,深交所当即下发关注函,要求相关独董说明是否发现公司存在异常事项或需要报告的事项,但遭到公司否认。目前,因涉嫌信披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同时公司预计2022年度期末净资产为负,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六成辞职理由“简单粗暴” 单独从辞职原因来看,A股上市公司的披露程度仍较为简单。 531人次的辞职独董中,除因任期届满或已达最长连任年限而辞职的92人次外,多数独董仅说明是“因个人原因”但未进一步解释,对应人数达到311人次,占比58.6%。其余辞职独董的辞职理由更为具体,但根据信息丰富程度仍然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仅初步说明是工作原因或身体原因,另一类则对工作原因等辞职理由进行了较为充分的解释。 总的来看,因工作原因而辞职的有103人次,占比19.4%,这一部分独董提出的辞职理由主要为工作繁忙、工作调整变动、任职单位要求或根据相关规定等原因。因身体健康原因或到退休年龄而辞职的有9人次,占比1.7%。其余独董的辞职理由较为分散。 而按照披露详细程度看,对辞职理由作出较为充分说明的仅有十余位独董。例如(SH688114,股价103.82元,市值430亿元)的辞职独董颜光美,其辞职理由为“其控制的企业未来拟接受公司关联方参与投资设立的基金的投资,出于谨慎性原则,为避免影响其履职的独立性,现申请辞去公司独立董事职务”,信息披露的详细程度较为突出。 值得注意的是,在将“个人原因”作为主流辞职理由的A股市场中,有独董将矛头直指上市公司。例如,(SZ000752,股价4.22元,市值11亿元)时任独董王国强给出的辞职理由为,“因公司子公司西藏拉萨啤酒有限公司出现对外出借资金问题,一直无法得到有效解决;本人也不能及时、准确获得该公司的相关财务信息,特申请辞去公司独立董事职务”。 (SH600242,股价1.52元,市值6.9亿元)时任独董程曙光的辞职理由为,“因公司主要股东和董监高间分歧较大,未能就公司发展方向达成一致意见,造成最近公司管理层持续动荡。由于本人对公司过去发生在主要股东之间以及股东委派的董事、监事、高管之间的事情一概不知,本人的能力已经无法正常履职独立董事一职”。 普遍身兼数职影响履职 从学历来看,辞职独董群体呈现高学历的特点。经统计,在除去缺失或空白数据(共7项)后,524人次辞职独董中,博士研究生多达216人次,硕士研究生161人次,此外还有未说明具体层次的研究生23人次。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的比例为400:114:9,剩余一人为党校学历。 高学历的同时还兼具高职称。数据显示,辞职独董中,具有教授、副教授职称的达到180余人,具有高级工程师、高级会计师、高级经济师、研究员等高级职称的也不在少数,上述两部分的辞职独董基本占到了总人数的“半壁江山”。这也反映出高校及科研机构是A股独立董事的重要来源之一。 A股上市公司独董普遍在公司董事会中身兼数职,这一点在离职独董中也得到体现。数据显示,在除去缺失或空白数据(共18项)后,有53人次的辞职独董在四个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均有任职,占比10.3%;有157人次的辞职独董在三个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均有任职,占比30.6%;有235人次的辞职独董在两个董事会专门委员会任职,占比45.8%;仅在一个专门委员会任职的只有68人次,占比13.3%。 独董身兼数职是否会影响独董履职?对此,北京师范大学公司治理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高明华教授认为,董事会中有三个专门委员会应当特别要求独立,分别是审计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国际上要求这三个委员会100%由独立董事组成,尽管目前国内也要求50%(以上),但由于独立董事人才有限,实际上这三个委员会很多都是重叠的。“专门委员会要就专门的问题进行决策讨论,人员重叠的时候就起不到这个作用,专业性就达不到了。” 封面图片来源: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在鄱阳湖边等水来
- 马斯克痛失AI大主管!特斯拉自动驾驶和人形机器人都靠他:师从李飞飞,此前休4个月长假,强调“会回来的”
- 兴业银行:已介入的且存在烂尾风险的按揭贷款总体规模较小
- 全面建立林长制目标如期实现 设立各级林长近120万名
- 人活着却被网络祭奠4.3万次?平台有不可推卸的法律责任
- 日本油企龙头被曝质检丑闻 日本油企龙头质检违规长达27年
- 摸不着的数字文创,如何找准投资与创业的方向?
- 克罗地亚明年加入欧元区,将成欧元区第20个成员国
- 证监会原主席尚福林:增强资本市场财富效应 引导上市公司通过现金分红等方式增强对投资者的回报
- 6月经济实现较快企稳回升,下半年走势如何?发改委回应这些热点问题
- 暑期旅游升温!机构:下半年修复趋势不改,看好三条主线
- 小米骁龙8+旗舰曝光:5000mAh电池 比12S Ultra更大
- 张兰代汪小菲回应大S 问其是否该将此前案件撤回
- 金灿荣:美国强调的“护栏”,本质仍是“我干的事儿,你不能反抗”
- 经济数据送温暖 美股开盘昂扬走强 道指涨幅一度触及2%
- 教育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总浏览量已超过 30.3 亿次,中小学平台现有资源 3.4 万条
- 12年累计亏损90亿,幸福人寿两股东拟“清仓”16.37%股份离场
- 7月14日四大证券报头版头条内容精华摘要
- 推特称暂无大规模裁员计划
- 欧股收盘全线上涨 德国DAX指数涨2.76%
- 搜索
-
- 友情链接
-
- 中国联通原总经理李国华被开除党籍
- 国内十大热门目的地长三角占七席 本地周边游唱主角
- 一名牙科医生的自述:嚼槟榔24年,牙齿都被磨平,第一次戒瘾失败,我又开始了第二次……
- 央行:我国普惠金融延续较好发展势头 呈现九大新特点
- 平安银行胡跃飞:提升数据能力 推进数字化转型
- 雷军透露小米汽车进展,首台工程车已正式下线
- 9月非制造业PMI点评:疫情影响线下消费 投资活动相对稳定
- 什么情况!恒科指数再创新低,A股新能源赛道集体下挫,“宁王”市值跌破万亿…新股却大涨!
- 华业香料首单重组告吹或另谋“出路” 科宏生物备战7年曲线冲A黯然折戟
- 中证医疗器械指数连涨4日涨近5.8%!医疗“新基建”风口下,医疗器械板块强势反弹,你的基金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