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再提“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这些方面已在发力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今年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再提着力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表示,国内“扩大内需是需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五大任务之首。”在外需收缩的今年背景下,要着力挖掘内需潜力,再提着力促进消费加快恢复,国内推动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需求抓好重大项目建设。今年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再提着力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则表示,国内内需的需求动力要加强,关键是今年要加大对整个中小企业的支持,特别是再提着力一些服务型企业,如餐饮、国内健康、体育、电影、文艺等行业。
2023年1月24日,北京DT51商场,市民在超市门口自助结账。 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恢复和扩大消费,增加居民收入是关键
“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徐洪才说,外需在全球经济衰退的背景下面临下滑风险,想要实现稳增长、稳就业目标,就必须从扩大内需入手。
在疫情等多个因素的冲击下,我国的消费活动受到较为明显的影响,而在居民有效需求长期不足的情况下,极有可能导致国内潜在生产能力的损失。徐洪才表示,在现阶段,针对扩大内需出台相应的政策举措,是确保经济“稳中求进”的重要手段。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就针对扩大内需列出了具体的实施措施,包括“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恢复和扩大消费,增加居民收入是关键。”徐洪才说。针对居民消费能力不足的问题,应逐步提高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和中低收入群体的要素收入,有效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刺激整体消费需求。他指出,增加收入既要优化初次分配格局,逐步健全再分配机制,同时还要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的作用,推动更多低收入人群迈入中等收入行列。
大宗消费的关键是住房消费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稳定大宗消费”。徐洪才说,大宗消费主要指汽车和房产,近两年来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尤其是今年3月1日,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将会同有关部门尽快研究明确新能源汽车车购税减免等接续政策,修订发布“双积分”管理办法,稳定市场预期。北京市也从3月1日起延续了乘用车置换新能源车补贴政策。
他认为,稳定大宗消费的关键在住房消费,“目前房地产市场还没有明显回升”。在徐洪才看来,房地产产业链很长,上下游涉及近60个相关产业,对实体经济拉动作用明显,发展还是必要的,“未来15年,房地产依然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支柱产业。”
徐洪才说,房地产下一个“风口”主要是由城镇化带来的,近年来,中国农村城镇化进展显著。但仍有近3亿农民进城之后,成为所谓的“新市民”,并未落地生根。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徐洪才说,随着双循环战略的推进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中国房地产市场未来还有很大空间,这其中的关键是如何保证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平稳发展。
2022年12月31日,北京西城,不少顾客准备进入地安门商场。 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摄服务消费是释放消费潜力的重要力量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生活服务消费恢复。徐洪才认为,服务消费是释放消费潜力的重要力量。伴随居民收入增长和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扩大,我国消费结构加快升级,居民消费服务化趋势加快发展,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动力。一方面,近年来通信服务、大众餐饮、文化娱乐、休闲旅游、教育培训、健康养生等正在成为消费新热点;另一方面,经过三年疫情以后,不少服务消费具有恢复发展的内在动力,特别是文旅、体育、互联网医疗等相关行业。
魏建国表示,扩大内需战略要走出两条路子,促消费要有新的发展思路,需要有新的消费方式、途径和新的消费格局。他认为,2023年应该将优化促进外贸发展的财税改革放在首位,同时完善和我国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关税制度,这样就扩大了和我们生活消费相关的优质商品供给,服务促消费的新格局。其次,内需的动力要加强,关键是要加大对整个中小企业的支持,特别是一些服务型企业,包括餐饮、健康、体育、电影、文艺等行业,随着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措施的落地落实,扩内需、促消费系列政策逐步见效,这些行业都要全力以赴,加班加点把时间追回来。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各级政府在把恢复和扩大消费安排在优先位置的同时,也着重考虑“服务”和“便民”。比如,今年北京市提出试点建设80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积极培育数字消费、文化消费、绿色消费、冰雪消费,加强商旅文体等消费跨界融合,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四川将实施品质供给、品尚引领、品味生活和创建国际一流消费环境“三品一创”消费提质扩容工程,加快打造国际消费目的地;浙江全年将举办多项主题促消费活动,全力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
新京报记者 陈琳
相关文章
- 继硅谷高科技企业后,华尔街大型投行也悄然掀起裁员潮。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近期花旗银行集团已解雇约50名交易员,高盛银行部门也裁减数十人,摩根大通与摩根士丹利则正在研究裁员计划。最令市场惊2025-07-07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本报记者 冷翠华 苏向杲9月1日,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去年12月份印发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Ⅱ)》以下简称“规则Ⅱ”),对保险资2025-07-07
- 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日本国家安全保障局局长秋叶刚男和韩国国家安保室室长金圣翰于9月1日在夏威夷的美国印太司令部总部举行会晤。这也是尹锡悦政府今年5月上任以来美日韩三国国安负责人首次会晤。实2025-07-07
- 中国就业人口年龄结构解读:35岁以下哪些行业最集中, 哪些省份年轻就业人口占比低作者: 林小昭中国老龄化在加速,当前我国就业人口的年龄结构如何?国家统计局近期公布的《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详细披2025-07-07
太罕见!竟有这类基金单日大跌12%,基民懵了!到底发生了什么?
来源:中国基金报受债市近期较大调整等多因素影响,此前一直表现平稳的个别中短债基金净值出现罕见大跌的一幕。11月21日晚间,富荣中短债债券基金披露最新的净值,该基金A类及C类份额21日单日净值分别大跌12025-07-07外盘头条:鹰派美联储让九月股市变得更加凶险 美国就业数据或推动美联储第三次巨幅加息 美债陷入流动性争执
全球财经媒体昨夜今晨共同关注的头条新闻主要有:1、 2、3、 4、5、6、 华尔街处于危险之中,因为它进入了危险的2022年的最后几个月,美联储将继续加息,而九月通常被2025-07-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