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人民币汇率的急跌探源与前景展望

炒股就看,张明展望权威,人民专业,币汇及时,急跌全面,探源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前景
张明宏观金融研究
近期,张明展望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急跌引发了国内外市场普遍关注。人民
2022年4月14日至5月13日,币汇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由6.35下跌至6.79,急跌短短一个月内跌幅达到6.9%,探源如此之快的前景跌幅是中国外汇市场前所未见的。尤其是张明展望在4月20日、4月26日、人民4月29日与5月10日,币汇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分别跌破6.4、6.5、6.6与6.7四大整数关口。汇率即将跌破6.8也已经没有悬念。
厘清人民币汇率急跌原因,并在此基础上预测未来汇率走势,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可以从外因与内因两个角度来分析汇率急跌原因。
从外因来看,美国通胀走强倒逼美联储加快加息节奏,由此推动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上升,进一步带动美元指数走强,是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贬值的主要原因。
2022年3月、4月,美国经过季调后的CPI同比增速连续两个月超过8%,剔除了能源与食品价格的核心CPI同比增速也均超过6%。现实通胀率显著超过目标通胀率,迫使美联储不得不加快收紧货币政策的节奏。2022年3月16日与5月4日,美联储分别宣布加息25和50个基点。目前市场预期美联储在今年年内还会加息4~5次。随着通胀率的上升以及短期基准利率的上行,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由2021年底的1.52%上升至2022年5月13日的2.93%,并一度在2022年5月9日达到3.12%。长期利率的上升无疑将会驱动美元兑其他主要货币的汇率升值。2021年底至2022年5月13日,美元指数由95.67攀升至104.56,升值幅度达到9.3%。其中,美元兑欧元、英镑与日元分别升值了6.6%、8.6%与13.2%。同期内,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贬值了4.6%,这意味着从2021年年底至今,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贬值幅度,要显著低于其他主要国际货币对美元的贬值幅度。
从内因来看,新一轮新冠疫情从2022年3月以来在深圳、上海等城市的集中爆发,导致中国经济增速显著下滑、供应链严重受阻、国际航运受到显著负面冲击。这既显著冲击了实体经济增速与进出口增速,也导致市场主体信心严重受挫,这是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贬值的主要原因。
受新冠疫情局部爆发对进出口行业生产以及国际航运的影响,中国出口额(美元计价)同比增速由2022年3月的14.7%下降至3.9%,进口额(美元计价)同比增速则由2022年2月的10.4%下降至3月的-0.1%和4月的0.0%。更令人担忧的是,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由2022年2月的50.2下降至4月的47.4,中国服务业采购经理指数则由2022年2月的51.6锐减至4月的41.9,这意味着今年二季度的工业与服务业增长堪忧。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中的新出口订单指数由2022年2月的49.0下降至4月的41.6,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的出口额增速非常不乐观。
一方面,自2022年4月中旬以来,中美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持续倒挂,且倒挂幅度短期内可能继续拉大,这无疑将会导致短期资本从中国流出,加剧人民币兑美元贬值压力。另一方面,自2022年4月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持续快速贬值将会加剧市场主体的贬值预期,导致出口企业结汇意愿下降、进口企业付汇意愿上升,对于基于“实需”原则的国内外汇市场上而言,这也会加剧人民币兑美元贬值压力。
那么,如何看待近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快速贬值呢?我认为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
其一,事实上在本轮人民币兑美元贬值之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已经有些高估,让人民币兑美元适当贬值,有助于消除上述高估,让人民币汇率回归到更加适当的水平,这不是坏事。事实上,在2021年,欧元、英镑、日元分别对美元贬值了7.5%、1.2%与11.6%,但人民币却对美元升值了2.3%。由此导致人民币兑CFETS货币篮汇率指数在2021年由94.84上升至102.47,升值了8.0%。2022年3月11日,人民币兑CFETS货币篮汇率指数更是上升至106.79的历史性高点。人民币有效汇率的过于强劲,与2021年中国较为疲弱的经济基本面不太相符。迄今为止,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快速贬值已经导致人民币兑CFETS货币篮汇率指数下降至102左右,这无疑于有助于消除汇率高估。
其二,不过,自2022年4月中旬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贬值速度实在太快。而且不是一次性贬值到位,而是在持续突破重要整数窗口。这种方法很可能触发并加剧市场主体的人民币贬值预期,进而导致更大规模的短期资本外流。资本外流与贬值预期进而可能形成自我加强的反馈循环,这对维护中国经济平稳增长与金融市场稳定运行是非常不利的。
事实上,6.7~6.8恰好是2015年8·11汇改以来至今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平均水平。因此,我认为,从现在起,中国央行将会加大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力度,通过各种举措来避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持续快速贬值。例如,中国央行可能采用重启逆周期因子、加大对短期资本外流的监管力度、提高金融机构远期售汇风险准备金、在人民币离岸市场进行干预的手段。
此外,近期中国政府已经加大了逆周期宏观经济政策的力度,开始强调推动全面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也适当放松了对房地产等行业的调控措施。在这一背景下,我认为,中国季度GDP同比增速有望在今年2季度触底,在今年下半年显著反弹。
最后,近期美国经济已经初显疲态。一季度美国经济增速出人意料地呈现环比负增长。与2022年3月相比,4月美国的CPI与核心CPI同比增速均有所回落。近期长期利率的显著上升已经导致美国股市指数持续回调,并可能通过负向财富效应冲击消费增长。由此判断,美国长期利率最陡峭的上升阶段或许即将结束,美元指数继续上升的空间也比较有限。
综合以上判断,我认为,尽管短期内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可能依然面临贬值压力,但在今年年内跌破7.0的概率目前看来仍然较低。即使跌破7.0,人民币汇率继续急跌的概率也不大。未来一段时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可能在6.7~7.0的范围内重新呈现宽幅波动格局。
相关文章
- 实为制假售假团伙这家叫“淡紫淡青外贸品牌店”的网店在店铺的介绍页面中写着“专业、专注品质、坚持性价比”,不会直接注明商品的品牌名称,而是用一些隐晦的代号来进行展示。带货团队声称,他们销售的商品都是大牌2025-07-07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北京商报人民币汇率三大指数在2022年最后一个交易日均以升值收尾后,2023年的走势备受关注:双向波动、温和回升、逐步趋近长期合理区间或将2025-07-07
- 转自:北京商报2022年12月31日-2023年1月2日,北京,疫情政策优化后的第一个小长假,也是历经感染高峰后的第一个小长假。三里屯的万人同庆、多个餐馆再次出现的排队叫号、原创大戏与脱口秀的火爆……2025-07-07
- 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3日讯 央行网站近日公布的中国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行政处罚信息公示表甬银罚决字〔2022〕29-31号)显示,宁波通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存在5项违法行为类型:1.违反征信管理相关规定2025-07-07
- 转自:贝壳财经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程子姣)11月22日,京东集团发布内部信,京东集团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刘强东在给全体员工的邮件中表示,要对员工和高管待遇进行“一升一降”。一方面,逐步把外包员工转化为德2025-07-07
- 2022年,房地产行业在低谷徘徊,房企艰难求生,被业内称之为“至暗时刻”。这一年,很多房地产大事发生,反映出了艰难的一年中市场变化和房企百态。新京报房产新闻盘点出2022年房地产行业“十大事件”,包括2025-07-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