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F:全球专家论道亚洲经济增长新动能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雷晨 北京报道 本报记者在9月8日举行的全球专国际金融论坛(IFF)第24期学术会议获悉,多位世界知名学者一致表示,家论济增尽管面临全球性经济衰退等不利因素,道亚动科技创新和全球化将为亚洲经济增长持续注入新动能。洲经 本次会议主题为“亚洲的长新崛起”,会议邀请了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全球专日本瑞穗研究所主席、家论济增亚洲开发银行前行长中尾武彦、道亚动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高级副总裁丹尼尔·伦德,洲经以及东盟与中日韩宏观经济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许和意等国际知名学者就亚洲经济面临的长新挑战和机遇展开讨论。由国际金融论坛副理事长、全球专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秘书长林建海主持。家论济增 会上,道亚动林毅夫教授指出,洲经西方的长新经济理论,包括所谓的“华盛顿共识”,无法区分对待发达国家和发展中经济体的不同发展阶段。 林毅夫表示,亚洲各国经济的蓬勃发展推动亚洲的GDP在全球的占比从50年前的4.1%增长到目前的24%,这个经济现象需要有以亚洲经济成功案例为基础的经济理论来解释。全球学术界需要听到亚洲的声音。 中尾武彦在会上亦表示,受益于各国政府采取的务实政策,亚洲经济在过去的50年里获得了惊人的发展。 “在过去的50年里,工业化、技术进步、人口红利和全球化造就了亚洲发展的奇迹。然而,因为各国国情迥异,并不存在所谓的亚洲共识。高效的经济政策、国际机构的支持、政府推动改革的决心、勤奋好学的人民,以及亚洲各国远见卓识才是真正推动亚洲不同国家高速发展的关键。”中尾武彦说。 在讨论中,专家们还就政府在科技创新推动的新型发展模式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达成了共识,认为政府在推动教育、分配资金、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引导私营部门健康发展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些因素都将是未来推动亚洲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对于目前出现的全球供应链调整的现象,丹尼尔·伦德认为,今后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采取“中国+”的策略进行供应链调整,因此一些制造业企业可能会转移到其他国家。 但是伦德和许和意都认为,中国完善且先进的制造业生态体系很难被取代。许和意说:“目前的全球供应链非常高效而且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想要肢解全球供应链的想法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作者:雷晨 编辑:李新江)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北京环球度假区位列飞猪双11景区类第一,近六成消费者来自京外
- 渣打中国近5000万罚单背后的烦恼
- 多次跨界折戟的园城黄金拟进军锂电行业 交易所火速问询是否具有相应人员和技术储备
- 16家券商选定三月“金股”,看好这些赛道
- 如何打造“聪明的”基金公司 启动数字化引擎已成不二法门
- 京山轻机获通威股份13亿大单 光伏业务持续放量成利润增长点
- 零下50℃室外玩电脑 显卡都冻傻了:核心温度167万摄氏度
- 盛京银行去年投诉量翻倍,因325亿欠款与恒大对簿公堂
- 重磅信号!楼市将会发生大变化
- 兰蔻柜员被指私售会员礼品:消费者花费上万元购物,承诺礼品时隔一年仍未给到
- 市场需求周期性波动加大 英虎机械闯关IPO
- 全球资管机构积极布局中国市场
- 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IPK研究所高级总监科尔:国际视角看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 推特进行更多裁员:“今天是你在公司的最后一天”
- 富国基金:重视二级债基在居民资产配置中的作用
- 光大期货【锡】:预期已计价 交易回归现实层面
- 发达国家有责任和义务为应对气变提供更多资金
- 全国政协委员孙洁:建议建立罕见病保障专项基金
- 奥联电子股票索赔:涉嫌信披违规被立案 投资者可做索赔准备
- 2月28日上市公司晚间公告速递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