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欧阳明高:预计2030年之前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50%

原标题:中科院欧阳明高:预计2030年之前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50%
本报记者 陈燕南童海华 武汉报道
“燃油车的中科之前销量已经接近顶峰,之后会快速下降,院欧阳明源汽而新能源汽车销量会快速地增长,高预预计在2025年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就会达到50%的计年渗透率。与此同时,车渗新能源汽车的透率保有量也会快速增加。根据我们团队的中科之前预测,在2025年新能源汽车估计会接近5000万辆,院欧阳明源汽2030年为1.2亿辆,高预2035年超过2亿辆,计年2040年接近3亿辆。车渗”9月23日,透率在由武汉市人民政府、中科之前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院欧阳明源汽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湖北研究院主办的高预中汽车发展高层论坛(2022)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对《中国经营报》等媒体记者表示。
欧阳明高指出:“动力电池是电动轿车的核心。电池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趋势将是低碳化、高端化、智能化。低碳化是指低能耗、低排放、低损耗,发展绿色的电池。高端化是指高品质、高安全、高技术的智能电池和固态电池。智能化是指实施全链条的智能化,从智能设计到智能制造再到智能控制,最后真正发展成新一代的智能电池。”
不过,当前动力电池行业面临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是能耗大、成本高、二氧化碳排放较严重。为改善这一问题,要做到低能耗、低排放、低损耗。那么如何解决动力电池能耗大这一问题呢?
欧阳明高表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动力电池产业链的回收,动力电池经过回收可以降低成本,也可以降低排放和能耗。现在有各种各样的回收方式,比如湿法回收和物理回收,其中,物理回收潜力最大,也是目前技术创新最活跃的部分。通过物理回收可以使碳排放降低一半以上,结合绿电则可以实现完全的低碳化。现在产业正在朝西部地区绿电比较多的地区进行转移之中。”
欧阳明高还表示,现在中国电池系统的创新是非常活跃的,要从结构创新发展到材料体系的创新,这是必然的趋势。全世界正在进入到新一轮电池材料体系创新突破的竞争阶段。到2025年,锂离子电池、液态锂离子电池可以实现350Wh/kg的能量密度。到2030年之前,通过液态向固态的过渡中动力电池可以实现400Wh/kg的能量密度。2035年之前,部分研发实现突破,产业进入市场化、规模化阶段。未来锂金属负极、锂硫电池、锂空气电池等就是下一步动力电池产业的目标。不过新体系电池的技术难度是非常大的,但是我们必须突破,现在中国电池占全球电池的70%,很多国家都在进行颠覆性创新,从而改变市场格局,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与全球合作,来突破新体系电池的技术难题。
据了解,欧洲《电池2030+》计划中提出智能电池、电池的智能化制造等理念。对此,欧阳明高表示,我们也必须加大力度,面向2030年,实现动力电池材料选择、电池设计、制造、使用、回收的全链条自动化。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充电系统未来的趋势,欧阳明高则认为是从无序充电到有序充电进行过渡。“电动车的量越来越大,无序充电电网无法承受,所以应该发展有序充电。为了进一步发挥电动车作为储能装置的作用,要发展双向充电,也就是V2G,既可以充也可以放。”
最后,针对新能源重卡技术的发展趋势,欧阳明高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氢能重卡是氢燃料电池产业的重中之重,也是国家战略。现在氢燃料电池重卡的氢耗还是偏高,达到百公里15公斤,未来必须降到百公里10公斤,如果不降低成本,氢燃料重卡就没有竞争优势。”
相关文章
- 近日,国内6大航司陆续公布了10月份的运营数据。从各家运营数据来看,当月国航、南航、东航、等在运力投入、旅客周转量等重点指标上均同比大幅下降。载客量方面,南航10月份载客量达413.72万人次,同比下2025-07-06
- 引发全网回忆杀 ↓既“刘畊宏女孩”之后,“王心凌男孩”也来了!王心凌在综艺节目中表演首秀舞台《爱你》后,引发全网“王心凌”热。5月23日,王心凌霸榜QQ音乐,当日飙升榜中前十名占九名。据统计,王心凌相2025-07-06
- 中新经纬5月24日电 当地时间5月23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美联储)在其官网上发表声明称,杰罗姆•鲍威尔已正式宣誓就任美联储主席,开启第二个任期。据悉,鲍威尔的主席任期为期四年,将于2026年5月152025-07-06
- 丹麦国防军正向乌克兰提供美制“鱼叉”反舰导弹。据美国海军协会新闻网5月23日报道,美国国防部部长奥斯汀23日向媒体证实,丹麦国防军正向乌克兰提供美制“鱼叉”反舰导弹。报道称,奥斯汀没有向外界透露提供的2025-07-06
FTX崩溃蔓延担忧加剧!比特币跌至两年最低水平 Coinbase四天跌超25%
来源:华尔街见闻 韩旭阳币圈流动性正在枯竭。分析师称,加密货币行业的日交易量在接下来一段时间将比今年的平均水平低30%至40%。一波未平一波又起,FTX危机的余波正在扩散中。短短几天内,规模庞大的FT2025-07-06- 当我们看得越远时,就越接近大爆炸的时间。随着天文观测手段的不断完善,我们可能会发现最早的恒星和星系。任何物理问题的解答,最终都必须回到宇宙本身。然而,如果答案不再存在的话,我们又该怎么办?在人类所能想2025-07-06
最新评论